性格骄纵跋扈、贪婪专断、睚眦必报。

  曾数次针对过顾氏。

  但抛开这些之外,杨国忠如今和顾氏其实是有着相同的敌人,那便是安禄山。

  这便是机会。

  当然,顾易同样也不会去和杨国忠这种人做什么太过火的交易。

  高仙芝的性格虽然同样也很贪婪。

  但其是有着真本事的。

  而反观杨国忠呢?

  在原本历史之中,无论是从正史的记载来看,亦或是野史的传闻也罢,此人的一生都是以“误国”为主基调。

  其政治生涯充斥着专权、敛财与激化矛盾的行为,几乎没有被认可的实质性功劳。

  顾易又怎么可能看得上这种人?

  如今也只是单纯的利用罢了,甚至都无需顾易亲自操控着顾轩动手,只要放出一些消息即可。

  以杨国忠与安禄山的关系。

  他就定然会去推动这一切,以免安禄山持续作大。

  这亦是人性。

  御史台的作用在这种时候就完全彰显了出来,虽然李隆基下旨废了顾豪手中仅剩的权利。

  但顾氏掌控御史台至今。

  在御史台没有完成大换血的情况下,做一些小事还并不算难。

  甚至都无需闹得太大,只需要让杨国忠持续警惕即可,这就已经足够了。

  若是太过于激进的话反倒可能弄巧成拙。

  届时逼着安禄山提前造反那便不妙了。

  这也是顾易没有直接针对安禄山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  安禄山可不是一个傻子。

  相反,无论是原本历史也好,亦或是如今的发展也罢。

  安禄山都是一个从最底层摸爬滚打走到今日之人,这种人可都是人精,直接针对他的话很大可能会逼着其直接动手。

  届时,若是顾氏没有万全的准备,那所造成的影响便真的不可控了。

  而随后——

  顾易便将目光放在立刻如今在外的一些知名将领身上,同样还包括了太子李亨身上。

  对于外将,他并没有透露太多。

  甚至尚未主动接触。

  只是做出了提前部署,待到来日能够有机会让他们从各个方面阻拦安禄山。

  而至于太子李亨。

  顾易的想法就更加的简单了。

  ——彻底放弃李隆基!

  若是没有李世民的遗诏和李隆基如今这些行为的话,顾易或许还不会选择让顾氏去走这一步。

  但如今便不同了。

  李世民在整个大唐的地位无人能及。

  这就给了顾氏最为正统的理由。

  而至于李隆基,虽然如今天下对他的非议还不算特别大,但若届时真的天下大乱了之后,那可就完全不同了!

  时间匆匆而过。

  并未出乎顾易的判断,当和洛阳城中再次出现了些许关于安禄山的传闻之后。

  最为警觉的便是杨国忠。

  他当即谏言李隆基,如往常一般奏安禄山谋反之向。

  但李隆基仍是不以为意。

  随后杨国忠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了退而求其次,将目光放在了主动露脸的高仙芝和封常清身上。

  这其中自是有着顾易的授意。

  杨国忠对于这二人的能力自是十分清楚,当即便谏给了李隆基,并让杨贵妃在李隆基的耳边吹起了枕边风。

 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,天宝十四年二月末,高仙芝与封常清终是出了洛阳。

  历史在这一日再次发生了变动。.

  巨鹿,云韶阁内。

  作为当今天下最负盛名的雅阁,此刻的云韶阁人声鼎沸,却自有一股清雅之气氤氲其间。

  阁内陈设极尽雅致。

  各类名家字画悬于粉壁,珍玩古器置于博古架,无不彰显着主人的品味与宾客的身份。

 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汇聚于此,正击节而歌,吟诵着新得的诗句,时而抚掌大笑,时而蹙眉推敲。

  伴随着阵阵琴音,将这“盛世”色彩彰显的淋漓尽致。

  然则,就在这临水轩窗的僻静角落,兀自坐着两位与周遭热烈气象颇显疏离的老者。

  两人皆已鬓发如霜。

  一人面色酡红,倚栏而坐,青衫微敞,显出几分落拓不羁,已是酩酊。

  另一人虽醉意稍敛,面色亦染红霞,眉宇间却凝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沉郁之色,身形在宽袍下更显清癯。

  二人虽处喧闹之中,却自成一隅天地。

  与周遭的气氛截然不同。

  一道道惊疑不定的目光,时或悄然投向此处,观者无不面露愕然,彼此间低语窃窃:

  “诸君且看,与李公对饮者,何人也?”

  “竟能与李公对饮,定也是位奇人也。”

  “未知今日谪仙人诗兴若何?可有新篇问世?”

  “.”

  声声诧异之音不时响起,不少人都对此极为的好奇。

  感受着周围的目光,杜甫或是有些不自然,不由得便有了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或者取消屏蔽JavaScript的正常运行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第一时间更新《操控祖宗,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》最新章节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作者删除

Copyright © 2021 海润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地图导航 地图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