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够看的出来。

  顾靖留在明州可不仅仅只是想训练海兵,同样也是在安天下的心。

  也唯有他和顾氏家主在此。

  天下各地的百姓和商人们才会相信朝廷的清明。

  时间匆匆而逝。

  在这场大清洗之下,各地都或大或小的受到了不少影响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哪怕是受到了不少的影响,顾靖却也是开启了扩建城池之事。

  而其中的花销——

  便是用着从各方商人抄家,以及各方势力所提供的钱粮。

  他们已经彻底服软了。

  如今只遂了顾靖的意,不愿在顾靖已经步入晚年的时候去触怒他,似乎是已经被顾靖搞出了阴影。

  现在的他们只后悔没有早点答应顾靖的要求。

  如若不然的话,又哪里来的这么多事?

  这也大大降低了整个朝廷的负担。

  虽然大唐如今确实仍处于巅峰,但无论是创立海兵也好亦或是百官俸禄等等一切,其中的花销可不在少数。

  对于这件事,顾靖自然不会拒绝,欣然接受了一切各方势力的示好。

  这大大加快了城池扩建的速度。

  而就在此际,整个朝堂竟以惊人的速度归于沉寂,昔日喧嚣的非议,顷刻间消散得无影无踪,仿佛从未有过风波。

  更有甚者,那些曾对顾靖口诛笔伐之辈,如今竟争相上表,为其请功。

  无他——众人皆惧顾氏秋后算账,更看清了天子心意。

  李隆基几乎隔三差五便遣御前内侍垂询顾靖病体,催着顾靖赶紧回京休养,甚至就连太医院的太医都已经完全被调去了明州。

  这份“恩宠”之隆,远超群臣所料。

  这就是人性。

  当初的他们为了“沽名钓誉”而非议顾靖这便是因,如今的他们便是要偿还果。

  不过对于这一切,顾靖丝毫都不在乎。

  甚至是还拦住了李隆基想要惩罚他们的念头。

  人心难辨。

  这其中虽有沽名钓誉之辈,同样也有着不少心怀天下之人,而且他们所用的名义还是谏言。

  这种政治风气自高宗一朝之后本就受到了不小的影响。

  后来还是到了仁宗皇帝之时才渐渐兴起。

  至少在现在,顾靖还不想断了这种政治风气。

  而李隆基虽然心中不忿,但还是顺了顾靖的意,并没有太过于针对那些人,但却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。

  少年心性就是如此。

  李隆基的能力并不差,对于朝政有着自己的判断,对于朝中的大臣同样也很倚重。

  但对于他而言,既身为皇帝,又何须在不喜的人面前装?

  要不是顾靖开口。

  这些人哪怕不会死,头上的乌纱帽也必须要给他们摘了。

  时间就在这种情况之下缓缓而逝,待李隆基于岁末祭告太庙,礼成,历史的巨轮碾过旧岁尘埃。

  开元元年的大幕,终在万象更新中隆隆开启。

  洛阳宫,紫宸殿。

  李隆基端坐在龙椅之上,扫视着台下的群臣,整个人的表情无比严肃。

  “朕,要巡视明州,前去探望太傅!”

  稚嫩的声音随着微风响彻大殿。

  听到这话,群臣的脸上并无任何的波澜,甚至是早就已经有了预料。

  昨夜才刚刚送来的消息。

  顾靖因处理政务太晚,整个人一下子就昏了过去,如今早已是病倒在榻,甚至就连清醒时间都已经没剩下了多少。

  很显然,死亡距离顾靖已然近在咫尺。

  李隆基又怎么可能不亲自前去?

  群臣们对此心知肚明,倒也并未多说什么。

  皇帝重感情对于任何人而言都算是好消息,且此事也完全符合礼节,顾靖本就对李隆基亦师亦父,自是没尅有什么可探讨的。

  此事就在这种情况下定了下来。

  而李隆基显然也是十分着急,丝毫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准备的时间,就这样急匆匆的带着一些侍卫与大臣直奔明州而去。.

  明州。

  顾靖确实不行了。

  无论是那阵阵不息的海风,还是时刻耗损的心力,都无时无刻不在摧残着他。

  他停不下来。

  即便放下了奏疏,脑海中也仍不由自主地闪过各种问题。

  这次的大案及其后续种种,已彻底耗尽了他的身体。

  此刻,官舍之内。

  在一片悲戚声中,床榻上的顾靖终是缓缓睁开了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或者取消屏蔽JavaScript的正常运行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第一时间更新《操控祖宗,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》最新章节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作者删除

Copyright © 2021 海润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地图导航 地图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