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但他知道,接下来的日子不会无趣了,烧茶、阅经、抚琴、制香、织云,似乎每一样都很令人期待。

  ————

  秋风刮着刮着,把大地刮出了白霜,随后又开始掺杂一些白沫子,当黄海北岸开始结冰的时候,白沫子已经变成了鹅毛般大的雪,隆冬便也到了。

  漫天大雪中,程心瞻的云光洞却很暖和,茶香四溢。

  他看了看天色,日头快落下去,知道时辰要到了,便收起了手中经书,然后从火钵上取下了茶壶,随后又把钵里的碳球夹了出来。此炭仍在燃烧着,发出青色的火焰,却没有任何的烟,反而有种淡淡的木香。

  他不舍得浪费这「猫爪炭」——他自己取的名,此炭球一枚可燃一月之久,眼前这枚才烧了不到十日,他把碳球放到一个陶罐里,盖上盖子,炭便灭了,等下次取出点燃,便可继续使用。

  礼盒他早已备好,拿上便走。

  今夜崂东王府要摆宴,为世子加冕,他也受邀参加了。

  虽然程心瞻更喜小聚清谈,不喜大宴礼仪,但是毕竟自己开府的时候崂东王是亲自登门的,而且相约为友邻,如主人相邀而不应,那就太失礼了。

  他来到山脚,踏入海中,身上火光一闪,便融了冰,步入海中。

  黄海九路,除了一个京畿路外,其余都是以方位为名,简单易懂,海域划分比东海好认多了。

  以淮河入海口为界,划分了淮南路、淮北路;以济州岛为界,划分了济东路、济西路;以成山角为界,划分了成北路、成南路。在京畿之北、齐鲁半岛之南的这片海域,因为在崂山以东,便取名崂东路。在京畿之东、乐浪半岛之西的这片海域,即为乐西路。

  所谓上行下效,东海的两位大圣喜欢在海岛上面住,所以手下一应妖王头领都住在海岛上。而黄海龙君喜欢住海底,所以黄海的各路镇王都是把王府建在海底。

  程心瞻入海后,一路往西南走,不多时,便见到前方出现了一座灯火通明的海底巨城。

  这还是他第一次来此,上次渡劫时随倪文钰入海,是往东南走,一路直达京畿龙宫,刚好错过了崂东路治所。海底极大,不像路上,是真正的地广人稀,方向差一点,终点就千差万别了。

  临近巨城,便见路边有巨石,上书「昌荣府城」四个大字。他继续向前,来到城门之前,在这座北城门上写着「拱辰门」三个字。

  这里已经是熙熙攘攘,车水马龙了。

  崂东王肯定是打过招呼了,门前有许多迎客的小厮,其中一个一眼就望到了只身前来的年轻道士,连忙来迎,远远就开始行礼,

  “敢问可是经师仙驾?”

  程心瞻笑着点点头。

  那小厮连道,

  “经师请,我家王爷早已盼君多时。”

  “有劳。”

  那小厮要传辇,程心瞻固辞不必,小厮没法,又不敢耽误时间,只好道了声得罪,便带着程心瞻往城中飞去。

  这昌荣府虽比不得龙宫,但也是一等一的繁华,比之陆上大城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  很快,两人便来到一处富丽堂皇的宅邸前,大门匾额上写着:崂东王府。

  小厮领着程心瞻从中门进,一路直至王府正堂。

  此时,正堂里已经有七八人,正说说笑笑着,见程心瞻来了,崂东王燕正阳便往门口走,出门相迎。

  “经师来了!”

  燕正阳高声笑道。

  程心瞻递上礼物,笑道,

  “贺喜镇王,世子加冕,祝惟麟趾呈祥,克绍弓裘之业;龙光锡羡,永固磐石之宗。”

  燕正阳大笑,

  “哈哈哈!多谢经师吉言!”

  燕正阳伸手接过礼物,再转手交给跟在一旁的典仪官,然后侧身展臂请程心瞻进门,

  “经师,请。”

  “请。”

  此时,正堂几人也都看向这位需要被镇王出门迎接的年轻道士,而程心瞻也同时把目光投向堂中之人。

  这里面竟有两个熟人。

  一个正是顾逸,这自不必多说,顾郡王受封于乐平,虽地处淮北,但是与崂东路相邻,对于这位忽然降临黄海的国舅与新封郡王,燕正阳不可能不请。

  第二个熟人就很让程心瞻感到意外了,并非心舒,也不是倪殿帅,而是一个同样很年轻的道士,早在几十年前曾与自己有过一面之缘。

  崂山弟子,薛立行。

  而这个道士同样第一眼就认出了程心瞻,眼中同样诧异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或者取消屏蔽JavaScript的正常运行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第一时间更新《蜀山镇世地仙》最新章节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作者删除

Copyright © 2021 海润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地图导航 地图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