翌日,七月最后一天。

  陈延森坐进古思特的汽车后排,对老黄吩咐道:“去空中花园。”

  他不想加班,但《时代周刊》的专访对森联资本的海外扩张战略至关重要。

  无论是橙子手机、深蓝电池,还是Mimo、筷跑、云速等产品,都得往外走,才能赚到更多的利润和人道薪火。

  海外影响力、集团的国际标签,看似无关紧要,可一旦需要的时候,便价值千金。

  盛夏时节,不到十点,阳光穿过街道两道的梧桐树,给路面铺了一层金灿灿的斑驳光影。

  车轮疾驰,朝着空中花园的方向驶去。

  网上关于千度外卖和筷跑外卖的待遇、福利之争仍在发酵。

  李彦洪不情不愿地拿出一万块,不仅没达到预想效果,还挨了一顿骂,就连老婆孩子也被网友卷入攻击范围。

  裴毅看准时机,适时增加了全职骑手的招聘量,直接导致千度外卖卡顿、爆单现象严重。

  因为有经验的骑手,全去筷跑站点面试去了。

  千度外卖?

  狗都不送!

  李彦洪没把骑手当自己人,骑手们当然也懒得理会千度外卖的死活。

  虽说‘你不干,有的是人干’,但熟悉路线、配送效率高的外卖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需要大量订单去培养。

  裴毅这边一扩招,千度外卖立马就乱了套。

  只能说千度外卖的运力体系太脆弱,根本经不起折腾。

  另一边。

  空中花园顶楼的一间会议厅内,橙子科技品牌部总监王世翔,正与《时代周刊》的斯蒂尔确认最终细节。

  从商务礼仪到文化禁忌,都得提前了解清楚,才能顺利开展工作。

  这是斯蒂尔一贯的作风。

  作为《时代周刊》美洲区的首席记者,他采访过无数政商名流,而今天的受访者却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。

  摄影、摄像师和幕后人员正忙着调试灯光,检查设备是否正常。

  不一会儿,随着‘叮’的一声轻响,电梯门缓缓打开,陈延森在两名安保人员的陪同下走进了会议厅。

  “陈先生您好,我是今天的专访记者斯蒂尔。”斯蒂尔比王世翔还要主动,快步上前问候道。

  说话间,他忍不住上下打量着陈延森。

  对方二十出头的年纪,比自己高出七八公分,身着浅蓝色亚麻衬衫,搭配深黑色西裤,脚下是一双锃亮的皮鞋,手腕上戴着一块百达翡丽机械表。

  除此之外,再无任何装饰。

  眼前的年轻人高大俊挺,宽背窄腰,双眼深邃有神,气场很强,身上的威势极重。

  “你好,斯蒂尔。”陈延森与他握了握手,简单寒暄了一句。

  这位《时代周刊》的名记,据说采访过灯塔国的两届中枢司会长,还为比尔盖茨、巴菲特、贝佐斯等人做过专访。

  他约莫四十多岁、不到五十的样子,穿着一套靛青色西装,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,透着几分学者气息。

  “老板,提问简纲我已经核对过了,您先过目。”王世翔递过一份文件,轻声说道。

  陈延森接过,随意扫了一眼。

  王世翔是叶秋萍提拔上来的人,履历和经验都没得挑,谈不上多聪明,胜在沉稳可靠。

  由他检查过的采访脚本,能有什么问题?

  内容主要围绕东西方商业竞争、社会责任争议展开,偶尔穿插他的个人经历与企业发展轨迹。

  从提纲设计不难看出,《时代周刊》是想把陈延森当作亚洲青年企业家的名片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或者取消屏蔽JavaScript的正常运行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第一时间更新《发薪就能变强,我有十亿员工!》最新章节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现代言情相关阅读More+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作者删除

Copyright © 2021 海润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地图导航 地图XML